经世相关论文
晚明泰州学派后劲焦竑面对晚明王学空谈性命、玄虚而荡的现状,从王学内部理论出发对阳明后学作出修正。焦竑承接阳明及其后学基本观......
自王阳明去世之后的中晚明至清代初期,阳明学派内部催生出两个密切相关的新发展方向:气学和经史之学(礼法之学)。新方向提出了两个具有......
文气论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文论话题。论家常以“元气”“真气”等术语阐述他们对文学的体认,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中赋予这一经典论题以......
古人云:经世之道,识人为先。借学习交流的机会,着重结合机关前段时间开展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用“三句话”概括地谈一......
本文是对中兴通讯教育合作中心提出的“经世教育”五大理念中的职业管理中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理念、落地执行方案进行了阐述与范......
《左传快评》是清初《左传》评点的古文选本,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作者刘继庄始末未详,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清初学者刘献廷。......
晚清经世致用思潮的社会大浪潮下涌动着史学经世的思潮,在经世致用思潮中颇为活跃的桐城派相当程度上也以史学经世的方式加入到经......
经世思潮在晚清兴起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 ,但不能爱屋及乌 ,忽视其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张之洞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文化......
他叫黄淳耀(黄贞文),生于明朝万历年间,自幼好学、勤俭忠孝,因学识渊博被称为“黄家千里驹”。他痛恨华而不实的八股文,倡导经世之用、言......
解扬《治政与事君:吕坤(实政录)及其经世思想研究》一书于2011年9月由三联书店出版。全书包括导言、结语及正文5章,计28万余字。该......
在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过程中,章太炎是倡导求真求是之现代学术观念的重要人物。然而,他一方面自觉超越了兼知行而言之、以成德经世......
曾国藩(1811-1872)系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道光十八年(1838)......
一 最早听说顾炎武(1613-1682)写《日知录》,是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知道他是大学问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明末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
一、绪言魏了翁同真德秀一道为南宋后期理学的官学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魏了翁和真德秀几乎同时进入仕途,又同时历任地方和中央官职......
张国刚介绍: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
<正>8月16-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信行指委')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中......
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它的理念、方法并不落后,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很多困难和挑战,将从中医药学中得到启发。——张伯礼人物介绍:......
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系列演讲代表着权力研究范式的彻底转变:从宏观权力到微观权力,从主权权力到治理术,主权研究似乎已然过时.但阿......
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感恩和爱,我想,即使那个人走到岁月尽头,也只是得到满面沧桑的皱纹,而不会有经世的成熟。阅历,是一种跋山涉水的积淀......
倪震背着女友周慧敏,与一年轻辣妹在夜店忘情激吻事件被媒体爆光后,一时间,各方评论如潮。除了大骂倪震花心、死性难改,以及声援周慧敏......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陈子龙、徐孚远、宋征璧等人针对崇祯年间的社会问题,撷取明代历朝有关治乱兴衰的经验裦辑而成《明经世文......
在明末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在强烈的经世意识的驱使下,聚集松江,共同编纂了《明经世文编》,对时人及......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这百年历史中,地处内陆的湖南逐渐涌现了一大......
龚自珍堪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精神先驱.当激进的改革要求遭受挫折后,龚自珍便将沉沉心事投向了佛学.佛学赋予的智慧和普渡众生的......
紫柏大师是佛教界著名的四大高僧之一.他除了在"法界网裂,其维不张"的时候,"力振其纲",复兴佛教,还在晚明动荡、民生涂炭的时候,以......
摘要:郑珍、莫友芝、黎庶昌是贵州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三位先贤。他们终其一生勤勉治学,学问淹贯博雅,著作等身,名重士林。三贤生活的时......
近代新史学的主流是变革论和冲突论。无论现代化范式还是革命史范式,均以现代性为中心,视古与今、中与西的矛盾冲突为主要方面。与......
崇厚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被提起,主要是因为《里瓦几亚条约》。这一条约严重损害中国领土和主权,受到朝野人士一致谴责和唾骂,......
宋学以四书之《大学》思想为纲,有着鲜明的经世品格。明代儒臣丘濬的《大学衍义补》可以展示《大学》经世进路的形成与发展。由于......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值得所有中国人回顾、思考和纪念的重要时刻。“四十而不惑”,我国经济经过波澜壮阔的体制改革和对......